从历史角度看,今日中国执政者对人民的认知,以中华传统文化为“源”,以中国社会土壤为“根”。
中国人千年前就提出“民惟邦本,本固邦宁”“天地之间,莫贵于人”,把人摆在社会和价值体系重要位置。在论述关于国家制度和治理的丰富思想时,习近平多次强调民本观念对执政的借鉴意义。
在继承爱民利民、富民惠民等理念基础上,中共提出“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”的人民立场,赋予民本新的时代价值。习近平强调,中国共产党“根基在人民、血脉在人民、力量在人民”。
中国共产党探索本国道路的百年史,也是一部“人民观”的践行史。
在中国著名的政治地标北京长安街上,中南海新华门内影壁上的“为人民服务”五个大字,就是百年基因最显性的表达。
习近平指出,“打江山、守江山,守的是人民的心”。在观察家看来,习近平关于“江山”和“人民”关系的阐述,究其本质强调的是“人心向背”这一根本性问题。
放眼世界,“治乱兴衰”的案例屡见不鲜。习近平反复用“塔西佗陷阱”“霸王别姬”“历史周期率”等经验教训告诫全党,“政之所兴在顺民心,政之所废在逆民心”。
戴维力还观察到,中共执政者与西方现代国家的一个区别,是不仅代表人民,还带领人民,“通过说服人民,让人民赞同,带领人民去做伟大的事业”。
从“人民江山论”视角出发,中共把人民看作江山本身、视为建政执政的价值所在,也为跳出历史周期率提供了启迪。
“‘江山就是人民、人民就是江山’,这就像是一句可以雕刻在人民大会堂外观上的话,代表了一个最重要、最基本的原则。”戴维力说。(完)(图片素材来源:新华社、中新社、中新网)
水利部:建立健全水土保持协调机制 发挥流域管理机构作用******
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1月12日举行新闻发布会,介绍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有关情况。会上,水利部副部长朱程清介绍,水土保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。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,必须要坚持和加强党对水土保持工作的全面领导,加快构建党委领导、政府负责、部门协同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水土保持工作格局,推动各方面和全社会进一步统一思想、凝聚共识、落实责任、形成合力。
《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聚焦解决水土保持领域的体制性障碍、机制性梗阻、政策性创新问题,围绕加快构建水土保持工作格局,提出了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举措,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:一是在组织领导方面。《意见》强调要坚持和加强党对水土保持工作的全面领导,实行中央统筹、省负总责、市县乡抓落实的工作机制,实行地方政府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奖惩制度。二是在统筹协调方面。《意见》明确提出国家层面要建立水土保持部际协调机制,水利部要发挥好牵头组织和统筹协调作用,相关部门要强化协同配合。三是投入机制方面。《意见》明确中央财政继续支持水土保持工作,地方各级政府要保障水土保持投入。
同时,《意见》还在协同监管、宣传引导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举措。通过这些机制建设,引导全社会进一步强化水土保持意识,加大水土保持力度。(记者 刘昊)
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